大家樂、大快活、維他奶三大集團皆出自羅氏家族,聘請萬計員工,更掌控了千萬計香港和內地人的味蕾。大量文章已羅列集團的發跡史,以及如長篇劇集的家族關係,無謂重覆。本文希望抽取大家樂官方著作一些重點,解釋連鎖食肆能夠成長,除了經營得宜,還多得都市發展和商業管理模式扶持。本文試圖解答一個核心問題:大家樂如何能夠遍地開花,梗有一間喺左近,更可主導機構膳食市場?先由近月一件小事說起。

遍地開花靠分眾 策略跟美心同中有異

沙田連城廣場的一樓全層都是食店,最近又換了組合,換出了小王牛肉麵,換入了米線陣。食店多種多樣,除了米線,還有點心、粥麵、夏威夷菜、韓國菜、泰國菜、上海菜、日本拉麵等,悉隨專便。雖說多種多樣,但不等同各有各做,因為米線陣跟隔鄰的上海姥姥系出同門,即大家樂集團。

跟美心集團相似,大家樂同系店鋪沒有刻意標明是兄弟班,但兩者有一點不同:大家樂沒有刻意隱藏關係。若果各位經常流連銅鑼灣,相信定會路過翡翠明珠廣場,集團「包起」廣場一樓近二萬呎樓面,安排六大牌子進駐,盡顯集團多元化的功架。那六家餐廳是大家樂、米線陣、上海姥姥、意粉屋、丼丼亭和 ZAKKA。

大家樂在翡翠明珠廣場的分店,2017 年營業。

除此之外,集團旗下還有一粥麵、Oliver’s Super Sandwiches、360 Series、小洋葱、espressamente illy 和 The CUP,務求網羅不同階層,不同喜好的消費者,以及擺脫只懂做快餐的印象。老實說,不是特意提及,我猜大家不會察覺日式丼丼亭和韓式 The CUP 是特許經營,以為是百分百外資,或者是本地獨立牌子。

有大家樂管理層補充,多元品牌策略對商場業主也有好處,一來增加顧客新鮮感,二來有新牌子有大集團做後盾,不用擔心新客戶的業績表現 2

分眾過程有成功有失敗:例如連我也毫無印象、開業不足一年便倒閉的「吉太郎」,收購 13 年後結業的「阿二靚湯」,合營不久便退股的「85C」等,是為失敗例子。相反,集團 1991 年買入意粉屋後成功將之本地化,及在 2003 年向競爭對手怡和收購 Oliver’s 再令它翻身,相信是得意之作。

儘管開動多條戰線,快餐本業仍然是集大家樂集團收入的火車頭。翻查收入分布,在 2018 年三至九月,本地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佔本地總收入約 73%,超過 30 億元,單計大家樂快餐就經營 164 間分店。相比之下,休閒餐飲的收入比例只有約 13%,分店 63 間。

大家樂成員,你每周光顧多少次?圖片來源:大家樂官方網頁

擴張步伐緊貼新市鎮發展 更要感謝房屋署領展

集團在 1968 年開始業務,總分店數目一直增長,起初是受惠於工作人口增加,不論藍領白領也要求快餐。第二波就是受惠新市鎮設立。到了 1970、1980 年代,大家樂積極在屋邨屋苑商場開店。直至 2017 年,大家樂有八成的鋪頭位於商場,私人屋苑商場的分店數目(72 間)較公屋商場多一半(48 間)。2

首家在新界的分店於 1984 年開業,座落於沙田新城市廣場。其實,大家樂可說是商場的元祖級「遊牧」商戶,隨着商場不斷變身,商戶來來走走,連麥當勞也消失,大家樂卻仍然健在,只是不斷移居。十多二十年前,它曾經在三樓營業,鄰居是德和燒味。

忘記了哪年哪月,鋪頭遷到現址四樓,隔鄰由美心轉為屈臣氏和莎莎。隨着內地遊客增加,食店也成為他們的假日飯堂,購物用膳一條龍,職員忙得不可開交。

大家樂曾解釋為何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搬鋪:因為發展商「不歡迎」。每當帶旺了地段,就要搬到更邊緣位置。這是集團決心發展不同牌子,提升牌子形象原因之一1。縱然大家樂甩不掉平民食肆的印象,但其實菜式價錢步步高升,午餐一碟燒味飯連飲品也要至少 40 元,較一些街市貴。

大家樂在荃灣昌耀大廈的自置鋪位。

大家樂與私樓商場關係複雜,與公屋和領展商場也許簡單得多。房屋署在 1980 年代初成立商業樓宇科,大家樂稱,署方成立部門的其中一個目標,是為商場安排食肆,取代屋邨冬菇亭,於是向集團式飲食機構招手,以投標方式出租店鋪。大家樂就順理成章進佔屋邨商場1。在 1998 年,大家樂收購了超群快餐,黃大仙中心的分店在翌年變成一哥粥麵茶餐,即今天的一粥麵1

現時坊間一面倒指責領展鏟除冬菇亭,引入連鎖食肆,消滅屋邨特色,即使保留亭的外貌,內裡跟茶餐廳、菜館相若,沒有舊有風味。但如果大家樂的說法屬實,那麼房屋署才是始作俑者。我沒有更多資料,只曾有報紙解說,房署在 1990 年代停建冬菇亭,又不時處理噪音和衛生投訴,偏好商場食肆的說法也成立。

一粥麵上水匯分店。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| Gaosoruela |CC BY-SA 4.0

到了領匯/領展年代,大家樂可說是茁壯成長,分店數目增加之餘,股票獲利。早於領匯 2004 年首次招股時,大家樂已經斥資 7,000 萬元認購過百萬股新股,以對沖加租風險及提高閒置資產回報率。當時集團是領匯第五大租戶。到 2005 年 12 月,領匯再次招股,大家樂再次認購,掛牌不夠一個月就悉數沽清,賺 400 萬元。報章報導大家樂後來幾年買買賣賣領匯股票,惟自 2012 年起就沒有再跟進。大家樂曾交代在跟領展商討租約時「有議價能力」,但沒有透露細節,大抵是連鎖店續租優惠。

1990 年 大專膳食分水嶺

大家樂在本地的另一重點業務,是機構飲食,即人所共知的醫院、大學飯堂和中小學幼稚園午膳。究竟何時大學和醫院也判給飲食集團,何時機構自設員工飯堂愈趨稀有呢?我沒有確實時間,要邀請大專和醫護前輩分享,但肯定 1990 年是關鍵年份。

集團在 1986 年首要染指機構飲食,經營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總會所的餐廳。據大家樂所說,到 1990 年,當時的理工學院認為當時的個體戶安全衛生不達標,加上大專院校擴張,師生人數趨升,所以公開招標校園膳食,希望由集團承辦,大家樂有份投標並打敗外資對手2

事實上,中小型膳食商經營大學飯堂有一定困難,除了售價不能太貴,同時要「好天收埋落雨柴」,預留開支在學校長假期間支薪,甚或維持經營。大集團更有能力調撥資源,滿足校方和學生會要求。大集團漸漸主導了校園餐廳。理工大學泳池旁的飯堂,就由大家樂和美心輪流承辦。連經營多年的城軒,也不敵形勢,在 2011 年賣盤給外資膳食集團金巴斯。

另外,醫管局同期成立,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化,估計傾向由集團管理飯堂。1994 年,大家樂分別投得首份醫院和政府機構合約,1995 年投得首份公共事業機構合約。1998 年,大家樂就另立泛亞飲食有限公司,全盤經營機構飲食。另外,泛亞也進軍中小學幼稚園午膳服務,並投放資源在預製食材,細節不贅。截至 2018 年九月,泛亞共營運 78 個單位。

要解放味蕾 先要解放管理思維

我們要警惕連鎖食肆不斷擴張,導致個體戶、小型食店更難競爭。十年八年前,民間漸漸刮起愛小店之風,動員消費者力量平衡飲食業生態。當然,結果仍是連鎖店大勝。連鎖店會自我演化,製造新牌子營造新意。再者,商場、學校和大型機構是了不起的助攻,因為租給連鎖店,租金、人流、風險等皆可預料。即使商場和機構願意撥出一定鋪面給個體戶,比例也不會高。除非小店建立了名氣,否則難以突圍。

大學和公共機構找連鎖店統一提供膳食,在管理方面,利多於弊,但我仍期望能夠主管換換管理思維,主動引入小店經營,除了租金折讓,還應拆細承租面積和合約,並好好處理淡季財務安排,讓小店能夠賺取經驗、收入和客源,有助它們他日走出去競爭,身體力行證明香港歡迎創業者,更有助解放港人味蕾。

參考資料

1《為您做足100分——大家樂集團四十年的蛻變與發展》|2008|蔡利民、江瓊珠|天地圖書。
2《香港人的大食堂——再創嚐樂新世紀》|王惠玲、高君慧|2018|三聯書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