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的主題是〈深圳樓香港價 港人撤資〉。這不是我的興趣。我感興趣的是當中的「特別報告:香港行共產主義?時分券社區興起」。

HKEJ
圖片來源:信報財經月刊facebook專頁

編採很用心,製作短片介紹各類社區經濟形式。

印象中,《信月》已經有不少文章更「時髦」的共享經濟。為何會回頭探討社區經濟?

經歷不同「本土」意涵的社區經濟

總編解釋,「在本土熱潮下,近年香港興起『社區經濟』,年輕人開『士多』、『二手店』、『合作社』蔚然成風,特別報告會探討這種嶄新的經濟多元形式。」

其實,內文也提及,香港民間推動的社區經濟,例如時分券和合作社,比當下意義的本土熱潮更早出現,緣自回應亞洲金融風暴,運用民間人力物力,舒緩失業而來的困境。

簡而言之,當年的本土意識,是相對於經濟全球化。

至於《信月》訪問的freecycle和barter組織,例如2011年成立的「執嘢」,是回應過度消費和環保的潮流,多少是承著青年人願意以物易物的心態,加上社交網絡發展,容易得知活動時間地點。「執嘢」的創辦者尹寶燕提及,她認同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,反思消費模式。

不久,共享經濟的概念就通行世界了。

我認為「港嘢」和「士多Ztore」才是最接近當下本土潮流想法。既延續實踐金融地產為主的經濟模式,更想尋回本土身份特色。「港嘢」提倡用本地食材烹調,鼓勵香港保留農業,著重人際交流。「士多Ztore」開拓網購本地食物成品,例如醬料、手工肥皂和手工啤酒,鼓勵本地食材生產和牌子。

反過來,時分券和社區經濟延續至今,也加了新的本土意涵,例如天水圍和上水的社區貨幣計劃,包含買賣土產有機菜,支持社區農業。

共享經濟和社區經濟互有重疊,我只是略為區分時序,以及釐清「本土」的不同意義。

硬套新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概念 社區經濟更能獲認同

在《信月》報導社區經濟其實不錯。因為有機會給商界和知識分子認識另類經濟模式。Other economic systems are possible。我估計編採團隊認為,讀者的經濟立場是支持資本主義市場經濟,同時抗拒(新中國)社會主義/共產主義制度。因此,標題刻意對比社區經濟和新中國社會主義,並挑起讀者對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,社會主義實踐的種種漏弊經歷,然後套在社區經濟:

  1. 類比時分券和昔日人民公社工分制;
  2. 特意描寫來港交流社區經濟的內地人,驚訝香港有更社會主義色彩的經濟模式;
  3. 合作社非人民公社,非大鑊飯分配成果。

 

內文才花較多篇幅,強調參與社區經濟的人,相信生活和做生意不應為賺錢,資本主義帶來無數社會問題。專題在後部提出新一代追尋帶來人們快樂的生意和活動例子,惟篇幅有限。

這種對比流於刻板,無助讀者接受社區經濟,反而保留抗拒,因為社區經濟跟新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元素相似。剛巧,《信月》有幾頁介紹文化大革命及到現在的影響,讀者難免把兩個專題聯想起來,感覺就更差。

在此重申,電視節目有好多種,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,也不是只有社會主義。廣義的社會經濟,包括生產者合作社、消費者合作社、公平貿易、社會企業、社區貨幣、社區經濟、集體所有制經濟等。各種形式不一定能取代資本主義,可以發揮平行或補充作用,但認同個人及社會目標高於追求利潤。

無關社區經濟的推介

本期《信月》有不少好文章,推介一下:

  1. 高天佑:《巴拿馬文件》發酵 港乘勢「發圍」
  2. 姚松炎:樓價下跌「真兇」:實質利率轉正
  3. 鄧樹雄:港府積極不干預 再工業化恐成空
  4. 宋佑義:炒樓蠱惑多 P2P平台借錢易

主題圖片來源:社區經濟互助計劃facebook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