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便、廉宜、惹味,是營多撈麵Indomie的三大印象。網民戲稱Indomie是「低調麵」,還衍生了潮文二創歌曲,以及介紹Indomie新菜式。公司董事稱,前年每名港人每年平均購買6包。

2010年,撈麵被台北縣衛生局發現麵條和醬料包有禁用防腐劑,貨品要下架。公司指該批貨品是水貨,貨品獲批准再次上架。20122013年,印尼撈麵當選theramenrater全球十大最好吃即食麵。

撈麵背後的故事,你知道多少?過往不少本地報章雜誌也訪問了相關人物,道出牌子為何引進過來。較少人知道的是,為何會有這牌子?為何衝出國際,連尼日利亞人也愛上?更重要的是,撈麵所屬的Indofood,是印尼華人富商林紹良家族集團的現金牛(cash cow),家族與當年總統蘇哈托關係密切。沒有這段主從關係,Indomie幾乎肯定沒有今天的規模。

Indomie相片。By Gunawan Kartapranata (Own work) [CC BY-SA 3.0 (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sa/3.0) ]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Indomie之一:蘇哈托的主公

認識Indomie,先要認識林紹良和Indofood。林紹良是來自福建的印尼華僑。1938年,他21歲,為了逃避日軍而坐船到印尼古突士縣(Kudus),靠賣衣服為生。後來到繁忙的港口三寶瓏賣貨。傳說當年鄭和下西洋也曾在那裡上岸。1952年,他去雅加達尋找商機,居住唐人街。

二戰後,印尼爭取脫離荷蘭獨立,林紹良協助印尼共和軍走私必需品,其中一隊隸屬蘇哈托。當時印尼軍認為走私是愛國行為,值得敬重。他就險中求利。

蘇哈托在1949年認識林紹良,但二人要在1968年,蘇哈托當選印尼總統後,關係逐漸變得深厚。

林紹良。圖片來自《蘋果日報》。

印尼的高級軍官,多數也聯繫一位華商「主公」(cukong)。軍官需要華商籌集資金,支援軍隊開支及鞏固權力,而華人在印尼是少數群體(當時約佔3%),有錢的華商更需要軍官保護和提供好處。那種好處是:華商以政府高官(尤其是佔統治地位的軍方將領)客戶的名義,從政府獲得合約,完成後將部分利潤分給高官。

蘇哈托有幾位主公,林紹良則是頭號主公。憑著這個關係,壟斷多種貨物入口圖利,例如製造香煙的丁香和麵粉,獲取大量現金流。回報是蘇哈托的侄兒、兒子等家族成員得到股份。

林紹良的印尼名字Soedono Salim也是蘇哈托改的。

蘇哈托肖像。By State Secretariat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(5 Tahun Masa Bakti Bapak Try Sutrisno) [Public domain], via Wikimedia Commons

走筆至此,讀者仍然感到林紹良很陌生。其實,他跟香港不遠,他在1981年跟菲律賓銀行家Manny Pangilinan設立第一太平公司,並擔任公司首任主席至1999年。1992年,旗下的第一太平銀行上市,並一度成為恒指成分股,後於2001年被剔除。2000年公司把銀行售予東亞銀行。

Indomie之二:生產麵粉,生產現金

稻米是印尼主糧。然而,1960年代,印尼缺乏稻米,剛上任不久而親西方的蘇哈托,要穩定民心,請求西方支援。1966年,美國捐出稻米,同時藉機推銷過剩的小麥。

早期,因為印尼少人吃小麥食品,運來的小麥先在新加坡處理成麵粉,再運到印尼。不過運送過程會損害產品質素。林紹良於是建議直接在印尼製造麵粉。

1967年五月,蘇哈托在擔任代理總統時,創立國家糧食採購局(BULOG),控制主糧的價格和分配。BULOG是印尼輸入小麥和批發麵粉的唯一機構。政府直接獲取小麥,分給麵粉廠加工。

1969五月,林紹良跟蘇哈托侄兒、另一位同鄉商人及其印尼夥伴成立麵粉製造廠PT Bogasari。在亞洲金融風暴前,BULOG嚴格控制麵粉制造商數目,以及每家麵粉廠的銷售地點。Bogarasi就可以銷售至中爪哇及蘇門答臘,達至印尼八成的人口。

成立BULOG的原意是穩定糧食物價。但看看麵粉生產機制,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,機制有助Bogasari壟斷和獲利。

Bogasari
在管制時期,印尼有五家麵粉製造廠,Bogasari是最大的。亞洲金融風暴後,管制解除,製造廠數目逐漸增至23家。(圖片取自Franciscus Welirang的簡報。)

機制是這樣的:BULOG以低價出售入口小麥到麵粉廠,廠方加工小麥成麵粉後,BULOG用高價買回,再賣給市場。

Bogasari是印尼最大麵粉廠,其股東包括蘇哈托妻子持有的基金,即是說,家族從中牟利。多年的壟斷優勢使Bogasari在麵粉市場開放後仍穩居市場龍頭。

收益可以有多少?世界銀行一份報告指,在1988年,印尼麵粉廠的邊際收益達每公噸35.70美元,佔小麥價格三成,美國的只有每公噸10美元。直至亞洲金融風暴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施壓要印尼打破麵粉批發的壟斷,才會批出貸款,生產現金的機制才告終。

indonesia wheat imports by year
印尼入口小麥數目由1960年代末上升。圖片來源:indexmundi。

Indomie之三:誓要搶奪麵食市場

印尼沒有出產小麥,1966年,人均小麥耗量只是300克。到了1980年代初,每名印尼人已吃掉近9公斤小麥,到2010年,更超過18公斤。在這幾十年,印尼開發了麵食需求,更輸出海外。想起印尼,就會想起Indomie。

其實,Indomie既非首個麵食品牌,也非林紹良的三林集團創立,不過就由三林發揚光大。

印尼第一個即食麵品牌,是Supermi,第二個是印尼商人Djajadi Djaja的Indomie。1979年,林紹良的三林集團建立食品製造廠,1982年推出Sarimi到市場。

籌備生產期間,稻米失收,政府鼓勵人民改吃麵包、麵食。然而,Sarimi推出不久,稻米卻豐收,麵廠不能立刻取消訂單。跟對手Djajadi商討不果,三林決定把Sarimi割價打擊對手。Djajadi屈服,在1984年決定跟三林成立合營公司PT Indofood Interna。三林於是間接擁有Indomie。Djajadi起初當大股東,並收購了Supermi。

公司後來內部角力,三林集團取得控制權,在1994年更改公司名為PT Indofood Sukses Makmur (ISM)。Djajadi在1998年12月控告Indofood強迫他低價出售他旗下的食品商標和製造公司,多番上訴後仍失敗。

那邊廂,Indofood擴展業務。產品廉價而且不斷推出新款,吸引大量印尼人購買。在1994年,三林主導了八成印尼麵食零售市場,單是Indomie就佔了六成,Supermi和Sarimi共佔一成半。同年,Indofood上市。

先前介紹了生產麵粉令林紹良置富,生產麵食就錦上添花。美國國際發展署(USAID)的報告指出,Indofood可直接向Bogasari購買麵粉,即食麵的整體生產成本,遠較其他麵食生產商低。另外,多了人吃麵,就需要更多麵粉,整個集團就能賺更多錢。

Indofood創造了小麥和麵食需求,更一度超越日清,成為世界最大即食麵製造商。現時印尼是全球第二大的麵食消費國,僅次於中國。

Indomie之四:大學生頹食低調麵的故事

本地印傭吃Indomie,不足為奇,但成為青年頹食首選,就需要解釋吧。Indomie的香港代理商是幕後推手。

《明報》前年訪問呂凌鳴,他是復興(香港)貿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,家庭是印尼華僑。公司在1980年代由他的父親成立,代理和分銷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食品,在1990年代初代理營多撈麵。

他在1996年接手公司業務後,透過贊助大學迎新營等活動,在大學生打響名堂。直至現在,營多麵仍是大學宿生主糧,匿稱「低調麵」。網民不時分享進食感受,創作新菜式。

2000年初,呂凌鳴接觸7-11的小食部及市面的小食店等,游說店鋪食材加入營多撈麵。他在另一個訪問表示,沙士期間,不少家庭儲糧,間接讓更多人接觸到品牌。

Indomie mi goreng 的mie/mi,是印尼文的「麵」,而goreng,是指「炒」。有說當初設計出撈麵,是方便人們進食時不需顧慮水份。

(不溫馨提示,即食麵適宜淺嘗,畢竟麵食加上醬料真的很熱氣。小吃多滋味。)

順帶一提,他們1999年開始經營「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」,專賣東南亞食品。門市取名「營多」,是因為營多撈麵那時已打入本地市場,名字較多人認識。

「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」集中售賣東南亞食品,自1999年成立。
「營多東南亞美食市場」集中售賣東南亞食品,自1999年成立。

Indomie之五:撈出國際

不少訪問指出,Indomie行銷國際,靠的是人和口碑。Indomie的品牌經理介紹,以往印尼人出外工作和讀書,總會帶同Indomie,補貨時會光顧當地的東南亞雜貨店。進口商意識到Indomie有需求,引進產品。他們又會推介牌子給同學和同事,讓外國人認識。

印尼是伊斯蘭國家,Indofood深諳伊斯蘭教徒的市場龐大,Indomie早已取得清真食物(Halal Food)認證,並進攻非洲。1988年尼日利亞開始進口Indomie,1996年設廠,如今是非洲銷售量最大的地方,每年生產200噸麵。繼尼日利亞、埃及、蘇丹、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之後,今年Indofood在犘洛哥建廠。Indofood跟當地公司設廠,或者成立聯營公司,批出品牌專利和提供技術。味道和包裝容量會符合當地人需要,例如非洲的Indomie包裝較大,也較辣。

在非洲營商,難免會有風險。尼日利亞的Indomie生產商Dufil Prima Foods Plc行政總裁列舉,公司要有後備能源,而運輸基建不臻完善,以及未能拓展局勢不穩的地方,限制公司成長。

其他生產地包括馬來西亞、塞爾維亞、沙地阿拉伯、以及敘利亞,銷售目標主要為中東市場。

Indomie之六:再難熬,也要保住這頭現金牛

亞洲金融風暴重創印尼,印尼盾大幅貶值。社會動盪,更發生排華騷亂。動亂造成過千人死亡。蘇哈托在1998年5月21日辭職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給印尼政府,但條件是BULOG放棄對私有企業小麥進口和國內麵粉分配的壟斷權。

來自福建的林紹良和三林集團難以倖免。大部份家族成員匆忙離開印尼,民眾焚燒林紹良在唐人街的大宅。林紹良這位亞洲教父,此後一直與妻子及女兒同住新加坡,直至2012年過身。

對林家來說,這些都是小事。大事是,Indofood的股價急瀉,集團虧蝕。三林集團要還債,交出過百家公司,最慘烈的莫過於他擁有的Bank of Central Asia因為擠提,最終被國有化。Indocement也最終賣給德國公司。

然而,交出哪些公司,明顯經過計算,因為不包括現金牛Indofood。引述學者評論,只要售出Bogasari、Indofood以及電視台Indosair,足以償還債務。不過三林沒有這樣做。

1999年,林紹良有股份的第一太平集團,購入部份Indofood股份。第一太平在香港註冊及上市,至今擁有50.1%Indofood股權。集團另一重點項目是菲律賓的長途電話業務。

2004年6月,林紹良三子林逢生(Anthony Salim)成為Indofood主席。他也逐漸接手三林集團。即使失去蘇哈托這個靠山,事後看來,也不是大事。因為集團業務已大到不能倒。國內市場遇上競爭,例如Indofood的麵食市場份額去年跌至約72%,麵粉生產的利潤率減少,但集團已帶同即食麵和其他業務出去,到中國、新加坡、澳洲、菲律賓、非洲和中東尋找商機。公司在2013至2014年度生產160億包即食麵。

《金融時報》去年三月一篇專題指,Indofood,以及亞洲大型麵食生產商,例如康師傅和統一,現開拓售價高但利潤更豐厚的杯麵市場。

2013年,Indofood在亞洲麵食製造商排名第四,落後日清食品及統一食品。(圖片來自《金融時報》。)
2012年,印尼是世界第二大麵食市時,最大的是中國。(圖片來自《金融時報》。)

結語

本文無意推廣Indomie這個品牌,也無意把其經歷,概括至所有麵食品牌。本文旨在補充讀者的認知,麵食美味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何Indomie暢銷國內外。官商的主從關係,加上國內急切尋找替代食糧,也是打敗對手的重要因素。

我本來打算認識當代東南亞社會,於是尋找一些人物傳記研讀,在Google搜索到去年新書《Liem Sioe Liong’s Salim Group: The Business Pillar of Suharto’s Indonesia》,書背介紹他「建立的三林集團,在黃金時期控制了印尼最大的私營銀行,主要水泥廠和麵粉廠,以及世界最大的即食麵製造商」。結果就速吃了這書,打了這篇筆記。